县域是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主战场,而产业有序转移则是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抓手。
1月23日至25日,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广州召开,会议审议《广东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》(下称“报告”)。报告提到,2023年广东加快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下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增强。
广东加快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具体体现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完善、产业有序转移持续推进、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区域帮扶合作不断深化。
在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方面,广东构建产业有序转移“1+14+15”的政策体系,下达主平台注入资本金42.5亿元,安排省级用地指标1万亩,15个主平台新整备土地面积4.8万亩,新建成标准厂房439万平方米,累计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650个、总投资超3200亿元。并举办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经贸合作招商会,达成合作项目256个、投资总额2375亿元。
报告称,2024年广东将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。落实“1+14+15”政策体系各项举措,在资金、用地、能耗、环保排放指标等方面对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园区予以倾斜支持,积极吸引撬动金融机构、国有企业、社会资本等参与主平台开发建设。
同时,还将加大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组团帮扶力度,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,以探索财税共享为突破口,创新成本分担、利益共享等机制,不断拓展“总部+基地”“研发+生产”“服务+制造”等产业共建模式。
报告还提及,广东还有计划探索各类“反向飞地”建设发展,引导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带着富余指标“飞到”珠三角优势园区共建“产业协作飞地”。并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,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办事标准、流程、时效与珠三角地区接轨趋同。以及广泛发动社会组织、企业、侨胞、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。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,推进珠江—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。
据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、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发布的《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(2023年)》,2022年,广东有20个县级市、34个县、3个自治县,共57个县(市),分布在15个地级市,近八成的县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,粤东西北12市共有45个县(市),占全省县(市)数量的78.9%,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46.7%。全省县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总面积的72.3%。县域生产总值15995亿元,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.39%。
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稳定在“三二一”格局。在县域产业规模方面,第一产业从2017年的2236.0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402.24亿元,6年之间增长了1.52倍。第二产业从2017年的4832.3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327.17亿元,6年之间增长了1.1倍。第三产业从2017年的5606.7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265.78亿元,6年之间增长了1.3倍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宋婕
关键字两会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百千万工程产业转移
相关阅读广东加快把新能源、超高清视频显示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、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。2024年计划引导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。
35分钟前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了南沙、前海、横琴、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进程。
昨天 21:50将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纳入“北向通”合资格产品范围,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由“R1至R3”扩大为“R1至R4”风险等级(不含商品期货基金)。
昨天 20:02 广东将发放超千万元文旅消费券 01-20 09:18广东外贸挑战犹存,同时有利因素不断增多
01-16 21: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